唯一遺憾的是痛風症困擾我多年﹐啤酒﹐有殼的海鮮都只能觀望﹐眼睜睜看著大家吃得起勁兒﹐我除了喝橙汁外﹐基本上就只能吃魚了。為補償我受傷的心靈﹐我默默耕耘﹐百分之八十的“炒球”和“炆骨”都吞進我肚子裡了。

古代交通不方便﹐和朋友離別往往都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再見面。所以古人在送別的時候﹐總是少不了對酒當歌﹐折柳相贈﹐「柳」與「留」諧音,不僅有挽留之意﹐更表示著依依不捨的深情。千百年來﹐無數描寫聚散離合的佳句都產生在悲傷又淒涼的“分手”場合。
生活在今天的我們就截然不同﹐不要說挽留了﹐都還沒要“分手”呢﹐就已經圍著飯桌興奮的“賽後檢討”起來﹐談論著下次返港前如何如何提早通知大家﹐如何如何計劃“攜手衝出中國”大行動。其實這次也有為他安排“殺出香港﹐澳門飲食之旅”﹐但無奈我們的主辦機構計劃相當混亂﹐結果一群人變成“殺出香港﹐澳門賭場之旅”﹐威尼斯人,永利,MGM... 又睏又累又輸錢﹐回港到家已經深夜 1 點多。雖然說好友相聚開心無價﹐也不一定非要弄得傷痕纍纍﹐勞民傷財吧﹖
話說回來﹐今晚這頓飯價廉物美而且招待熱情﹐令人頗有超值的感覺。就拿我能吃能喝的來說吧﹐先說這“炆骨”﹐魚皮本身“煙韌”又有嚼頭﹐粘在牙齒上纏綿不斷﹐骨腩外邊看起來淡淡蕉黃﹐裡邊卻是膠質肥厚的口感。那些所謂“米之蓮”星級餐廳的食物和這根本沒得比。假以時日我有機會在 Open Rice 上寫評語﹐一定給這道菜打滿分。再看這扎鮮榨橙汁﹐真的是鮮榨﹐橙味濃郁﹐應該沒加太多水﹐再者大家都知道「扎」沒實際規定﹐小扎也是扎﹐大扎也是扎﹐據初步斷定我眼前這扎比普通酒樓的 3 扎還要多﹗簡直就是「桶」量級﹐絕對經濟實惠。
為了珍惜食物﹐為了尊重被我們吃掉的海鮮﹐酒足飯飽之後﹐剩下的飯菜全部打包強行分配。摸摸渾圓的肚子﹐唉~ 畢竟人到中年了﹐新陳代謝減慢﹐接下來還要各自回去瘦身﹐好能以最佳狀態迎接下一次飯局。
晚宴圓滿結束﹐我們一行十人搖搖晃晃的離開鯉魚門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